供给侧改革与提质增效_热点方案_汉哲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 人力资源 | 战略 | 流程 | 管控 | 文化 | 人力资源软件
汉哲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 人力资源 | 战略 | 流程 | 管控 | 文化 | 人力资源软件
管理培训搜索
管理咨询、联系电话
 
热点方案ot program
供给侧改革与提质增效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方案 > 供给侧改革与提质增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有所增加而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上升而投资下降,等等。对照经典经济学理论,当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非标准形态的通缩。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徐,旧经济疲态显露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生机勃勃,东北经济危机加重而一些原来缺乏优势的西部省区异军突起……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简言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正趋于明显。为适应这种变化,在正视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一定优化提升空间的同时,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通过改革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其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
 
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更加关注劳动力、资金、土地、税收等要素供给政策的变化。预计随着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入,整个工业体系会出现更加积极的变化,企业应牢牢把握住这一时代机遇,在改革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第一是生产成本下降,创新能力提升。
部分国家扶持的行业,则能享受到相关税收优惠,其他行业也可以通过加速折旧等方式,降低财税成本。财务成本方面,利率市场化有利于资信条件较好的企业获得更低利率的贷款。而随着能源领域的体制改革、现代物流体系的完善,企业生产的能源和物流成本会相应下降。
 
创新能力的提升会在各个行业显现。李克强总理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都是供给侧改革,要放手让企业家创新。过去装备制造业通过创新能力提升,核电、高铁等行业成为国家名片,对其他行业产生了积极示范效应。轻工、化工、纺织等传统优势行业,也会成功迈过产业升级的门槛,提升创新能力,维护竞争优势。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等新兴行业,也会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第二是低端产业比重下降,高端产业比重上升。
中国在2012年、2013年相继超越德国和美国,从世界第三贸易国跃升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但中国出口两成以上为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美德等国这类产品只占1%左右。中国低端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的是中国相应类别产品出口占全球同类产品出口比重)约为26%。但低端产品出口比重将随着机电等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而下降,加上国内传统行业正在经历去产能的过程,一部分低端产业会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行业进入衰退期。在外贸和内需双向作用下,低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步降低。

与此同时,高端产业面临难得发展机遇。2014年中国中高端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只有15.3%,与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美国的差距超过20个百分点,这与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差距也表明了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均为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的加速发展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的主要动力之一。
 
第三是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
近两年来,中国工业增长值增速一直低于GDP增速,主要源于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增长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制造业将会继续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研发服务、设计服务、售后服务取得的利润将会超过组装制造本身,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下降,服务业的比重则会提升。其中,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会得到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会蓬勃兴旺,一部分传统制造将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传统的“生产——库存——销售”模式将被“个性定制——订单生产——售后增值服务”模式取代。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生产按照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未来则需要按照网络订单数量排产,有人将此称作“新计划经济”时代来临。

最后是营商环境改善。从前面的分析来看,企业的营商环境在“三降三升”过程中会有明显的变化。世行每年发布全球各国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国在2005年位列全球91位,2015年位列90位,而最新发布的2016年评价报告则上升到84位。为什么前面10年上升1位而去年一年来就上升了6位?因为世行10个方面评价的评价指标大部分属于供给侧指标,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开工许可、获得电力、财产登记、获取信贷、投资者保护、税款交纳、跨境贸易、执行合同、解决破产,这里不包括“市场需求”这样重要的需求侧指标。中国在过去一年通过简政放权,放松管制,在供给侧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因此实现了排名提升。当然由于各个经济体制度设计的原因,这个排名只能作为参考。从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看,中国多年稳居全球最具外资吸引力的地区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的营商环境还会持续改善。
 
 


2017,汉哲管理咨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9018895号-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咨询电话
400-019-8860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