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聚焦七大要点,改革路线图逐渐清晰
400-019-8860
 
管理研究anagement
管理文摘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研究 > 管理文摘

【观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聚焦七大要点,改革路线图逐渐清晰

最后更新:2020-07-02 10:15:52 文章来源:汉哲管理研究院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方案主要考虑三方面重要问题:一是要把党的十九大对国资国企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落实到三年行动当中去。二是把近年来“1+N”的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地,没有落实到位的,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要在三年行动里加快落实落地。三是把这几年在“十项改革试点”、“双百行动”等改革试点示范工程中基层所创造的一些经验,推广到下一步的国企改革过程中。

行动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国企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将进一步加速国企改革。

强调国有企业功能地位

从去年底开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相关内容频频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国企改革领域最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

进入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不断加速:今年1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表示,按照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部署安排,国资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今年6月11日,《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发布。其中指出,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在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从有关表述来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强调了国有企业的功能、地位和重要作用。

增强国有经济“五个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当前,国内经济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国有经济受疫情较大冲击的阶段已告一段落,央企、国企未来在“六保”中有望发挥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应对现实背景,国家将更为重视在重点领域寻求突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将是该方案发力的关键方向。而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增强国有经济的“五个力”(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上取得突破。

进一步深化国企混改

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对加快落实混改做出新的部署,提出新的要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对混改落实起到加速作用。一方面混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改革内容也将进一步增容,即从单一的混改,走向以混改为主线、借混改推综改的新阶段。

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指引下,国企混改将进一步瞄向由下至上的“升级版”方向。地方上,2020年,天津市国资委共计划推出60户精品国企混改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则明确了47个国企混改项目。吉林省日前也公布了国企混改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两类公司试点工作

在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类公司)试点工作,也将是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内容。

国资委明确指出,今年将加大对“两类公司”试点企业授权力度,适时改组或组建新的“两类公司”。两类公司要在推动国有资本形态转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更好发挥作用;落实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优化所出资企业的股权构成、组织形态,加快推进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改革,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是新一轮国资和国企两个层面改革的关键“结合部”,涉及产权制度的深度变革。两类公司改革,上接国资体制改革的完善,下接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处于国资国企改革的中心与枢纽地位,已经成为国资国企改革的“牛鼻子”,牵一发动全身。

全面推进各项专项行动

十八届三中全会尤其是十九大以来,政府在国企改革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如“国企改革十项试点”、“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行动。本次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的三年行动计划,预示着国企改革即将进入新的快车道。大力推进各项专项工程,更好地推广改革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以国企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构成主题,市场化经营机制是方向,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是目的,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标志着我国国企改革进入关键历史阶段。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进一步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落实董事会职权,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从顶层设计来讲,中央对于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已经有明确的安排,其核心就是要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积极统筹运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引导企业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做强做精主业,特别是发挥国有企业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有进有退。

重组主要是五种形式:一是选择市场竞争程度相对高、产业集中度较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包括资源类行业、钢铁、汽车、装备制造、对外工程承包等领域,进行企业并购横向重组,从而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二是对上下游协同效应显著的企业优先纵向重组。比如,目前应积极推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煤电钢类企业的合并重组,从而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实现产能消化和压缩;三是注重企业内部资源的再整合。尤其是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要按照业务链、技术链的有机关系进行资产和组织的创新性调配;四是中央企业对于地方国有企业的合资重组,央地重组规模扩大,突破地方或部门势力造成的市场割据局面,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可以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能配置和促进过剩产能消化;五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合资重组和跨国并购。

扫描二维码关注汉哲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资讯


微信公众号:汉哲管理咨询

2017,汉哲管理咨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9018895号-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咨询电话
400-019-8860
微信咨询官方微信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