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 30年大会上提出,要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基础研究、应用科研与产业应用三者之间拉通与协同运转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众所周知,我国的科研体制沿袭了建国以来导入的苏联模式,以专业化科研院所与大学作为主体,主要模式是计划预算与财政支付,项目来源是国家,科研机构只对课题的完成负责,企业所需的技术资源,部分自行研发,部分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少量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产、学、研用的环节严重分割的现象由来已久。这一体制带来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家的科研投入、机构的研究成果存在相当大的浪费;一方面,优秀的科技成果无法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溢价能力弱,以上现实与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变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2019年,科技部发布《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改制、设立与发展的新里程。
此次所提出的新型研发机构,明显有别于既往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具有“三无”“四不像”等显著特点,采用市场化运营或准市场化运营模式,其设计意图是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转化的一体化运作。正是基于以上要求,新研机构也就有着与其他机构或企业截然不同的组织运营与人才管理特点。
首先,在业务方向上,新研机构更加强调“顶天立地”既要衔接国家或区域战略、推动原始创新,也要考虑成果转化,将基础研究与市场化应用紧密结合;在治理结构上,新研机构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用人机制方面,新研机构用人更为灵活,在战略型科学家、领军人才的招引方面具有更大自主权。在评价与激励方面,新研机构以目标为导向,以贡献为依据,分层分类开展绩效评价,综合采用基本薪酬、中长期激励、弹性福利、荣誉激励等多种方式吸引、激励与保留人才。
上述做法,部分沿袭了传统科研机构的特点,部分具有企业化的特征,是一套更加符合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工作特点和工作习惯的、与科研-转化全周期有机融合的管理模式。对标研究不难发现,上述做法中也有大批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管理体系的基因片段或缩影,这是进步,也是必然,我们要引进、保留的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恰恰是从这些机构来,或者是这些机构的重要引进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小的研发平台之间的竞争决定了这个机构的人才吸引力、科技创新力、生产力与影响力,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所有科研机构的综合表现,不正是这个地区或国家汇聚创新力量、吸引科技大咖、推动产业升级的基础和前提吗
基于此,汉哲团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对于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管理、组织模式、人才盘点、多元化考评、薪酬、中长期激励与福利设计等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成功协助之江实验室、浙大科创中心、浙大科创衢州院、白马湖实验室上海工物高技术、中电装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和开发了一系列的组织、运营、人岗匹配、职级薪酬、多元评价、中长期激励体系等,对于上述机构的启动、运作与规模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在此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了一套相对于此类机构具有共性价值的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领先的管理服务集团,汉哲将继续关注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成长与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新质生产力构造、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贡献管理技术与中国智慧。
目录:
认识“新型研发机构”
一、什么是新型研发机构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历程
三、新型研发机构:“新”在何处
国外科研机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录
一、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三、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
四、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五、德国马普学会
六、美国空军实验室
新型研发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机构自身的问题与困境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人才管理现状
三、新型研发机构的人才管理与激励问题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人才政策解读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认定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人才定义与范围
三、新型研发机构的人才激励方式
四、新型研发机构人才激励的力度
五、新型研发机构人才激励的约束条件
新型研发机构的治理与管理策略
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新质动能
二、优化机构治理模式,释放治理活力
三、建立灵活用人机制,凝聚“高精尖缺”人才
四、以目标为导向,以贡献为依据,完善分类分层评价体系
五、建立长短期结合、市场与目标融合、风险与利益挂钩的动态激励机制
新型研发机构组织与人才体系构建程序
一、界定机构性质与组织形态
二、建立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
三、匹配适用政策
四、优化组织管理模式
五、建模与开展人才盘点
六、薪酬对标与薪酬体系搭建
七、考核与评价机制建设
八、中长期激励体系设计
新型研发机构人才管理与激励案例
一、ZJ 实验室薪酬激励与组织人才全方位盘点项目
二、ZD 科创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再造项目
三、GWG 产业技术发展公司创业孵化跟投机制建设项目
四、ZDZ 科技研究院人才管理与激励体系设计项目
五、ZDK 海信院多元激励模式设计项目
六、HKWS 创新业务跟投机制设计项目
汉哲观点:新型研发机构人才管理的六个关注点
一、关注人才来源的广泛性、特殊性、多元化
二、关注人才队伍的构建和长期发展
三、关注组织与人才管理的动态性
四、关注考核的多层次与多维度
五、关注激励体系的系统性与多元化
六、关注对政策的解读与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