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企“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注点
 
管理研究anagement
十五五规划概览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管理研究 > 十五五规划概览

七、国企“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关注点

最后更新:2025-06-14 16:59:33 文章来源:佚名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大国博弈的广度和烈度不断上升,同时,国内经济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供给测结构过剩、预期增长减缓的阵痛期。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系统谋划并制定高质量的“十五五”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关注以下九大方面特点:
(一)关注新一轮改革所赋予企业的新定位与新任务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了国有企业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性进展,促进了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关键时刻发挥核心与引领作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焦点正在由体制机制改革向功能性改革转移,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十五五”时期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践行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
(二)精准研判产业趋势,找准市场化转型发展的发力点
准确判断产业趋势,有助于企业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并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必须客观承认,当前阶段预测产业趋势更为困难:一方面,全球产业链和分工体系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正在席卷传统产业,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级创新主体,但仍有相当多的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从国内市场来看,“老龄化”、“低婚率”、“少子化”等社会问题正颠覆传统消费市场,内需不足正在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冷静分析与客观判断,找准产业的趋势与发力点,成为本轮规划中最考验功力的方面。
(三)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新动能
国家发改委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十五五’规划的研究重点,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战略任务、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中充分考虑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这也意味着,本轮国企五年规划必须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纳入考量。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应对新质生产力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专项规划,在系统思考客户选择、价值主张、盈利模式、业务范围、战略控制等因素的前提下,构建或重组技术突破快、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支柱产业,研究或提出培育新产业、塑造竞争新优势的主攻方向、重点任务与政策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应瞄准未来产业超前部署,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新材料、氢能与储能、先进制造、元宇宙、深海开发等领域谋篇布局。
(四)聚焦主业,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业务多元化是许多企业选择的战略路径,以确保企业总价值的可持续增长,但多元化也可能带来主业竞争力不突出、资源分散、管理风险加大、现金流受困等问题。近年来开展的历次改革中,国资委一直在强调聚焦主责主业发展,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
“十五五”规划过程中,企业首先要系统审视自身业务结构,聚焦主业优化业务组合,同时,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发挥好链长作用、主体作用、支撑作用与融通带动作用。
(五)提高资产配置效率,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
作为国有集团型企业,往往管理着数亿百亿、千亿甚至万亿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如何提高上述资产的配置效率,提升资产收益率,成为上述企业在新一轮规划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本身为上市公司或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国有企业来说,如何做好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也是提升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体而言,从中长期的视角出发,国有企业的规划还是要解决如何创造价值、保持价值与提升价值的根本性问题。
(六)科学构建组织保障,确保十五五战略顺利实施
组织是战略执行的基础载体,面向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与变化频繁的需求和市场,一个敏捷高效的组织才能够有效承接“十五五”规划的要求,既能够敏捷响应环境,又能够控制系统风险,因此,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建立符合企业管理模式与业务模式的组织机构、管控模式、权限分配、规章制度、合规风控体系等,是规划落地实施的组织保障,也是本轮规划中在顶层设计层面需要考虑的问题。
(七)深化机制创新,增强组织活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十五五”规划的要求,充分激发全员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近十年来党和国家及国资监管、财政、人社、工信等各系统所颁布的改革政策,通过机构改革、任期制与契约化、工资总额决定机制、新型经济责任制、长效激励、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等多种机制,激发组织活力,激励各级干部员工创效达标,为战略成功落地提供体制机制和要素的有力支撑。
(八)通过年度计划和重点工作推动目标达成
针对“十五五”规划的落地执行,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通过年度计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推动有关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这就要求国企的“十五五”规划既要“有高度”,也要“接地气”,要能够将发展目标、经营指标、路径思路、关键举措有效传递到组织的各个层级,并通过计划、预算、考核、任务等多种方式推动目标的达成。
(九)做好战略复盘,利用PDCA循环优化手段
好的战略都以清晰的战略复盘评估为基础,战略评估包括评估主要目标指标、重大战略任务完成情况等,重难点是评估前期战略适配程度,以及结合现阶段及未来对企业影响较大的宏观环境、行业变化等因素,进一步研判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工具,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四个阶段,帮助企业优化战略,以下是其具体应用:
在计划阶段,企业需明确战略目标,设定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如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等。同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资源分配、时间表和责任人。此外,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影响战略实施的内外部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确保战略的可行性和稳健性。
执行阶段是战略落地的关键时期,企业需按照计划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战略实施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协同工作,及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此外,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后续的检查和分析提供依据,确保战略执行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在检查阶段,企业需对比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评估战略执行的效果。通过分析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找出原因,如市场变化、竞争对手动态等。同时,评估各环节的绩效,识别优秀实践和不足之处,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确保战略的持续优化。
行动阶段是PDCA循环的最后一步,企业需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形成可复制的模式或改进措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战略和行动计划,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实现持续改进。此外,将复盘结果和改进措施在组织内分享,促进团队学习和成长,提升员工的战略意识和执行能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六、国企五年规划的编审及发布程序

微信公众号:汉哲管理咨询

2017,汉哲管理咨询(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9018895号-1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咨询电话
400-019-8860
微信咨询官方微信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